网络问诊,岂能成为“网络陷阱”?

2023-06-08 11:28:48 来源:中安在线


(资料图)

相关显示,截至2022年12月,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.63亿,同比增长21.7%,成为去年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应用。然而,记者调查发现,互联网健康咨询问诊服务快速发展的同时,存在部分回复内容过于随意、回复内容包含虚假信息、冒用他人身份提供健康咨询、打着“健康科普”的名义进行广告宣传等现象。此外,医生误诊、先药后方、AI开处方药、泄露患者个人信息等问题也屡见不鲜。

健康不决问度娘。很多网友生病去医院之前,都喜欢先在网上百度一下,搜索相关疾病的知识。其实,这样的习惯也挺好,因为这可以为去医院治疗储备医学知识,更好地与医生沟通。不过,我们千万不能完全依赖百度,不能完全按照网上的指导用药、治疗;毕竟,网上的医疗信息不系统,不规范,还可能误导患者。

针对患者的网络问诊需求,一些知名医院、知名专家推出在线免费咨询服务,为人们带来了便利,也达到了健康科普的效果,值得赞扬。然而,一些不法分子看中了这块“蛋糕”,他们研发网络问诊APP,进行有偿医疗咨询:也有打着免费咨询的幌子,实际上是为了销售药品、为医疗机构打广告,或者是将患者引流到没有诊疗资质的医疗机构。

有偿提供医疗咨询,相当于网上门诊,这也无可厚非。但问题是,一些收费的健康咨询却乱象丛生:比如,冒用知名医生的身份进行网络咨询;比如,回复内容过于随意,敷衍应付;比如,回复内容包含虚假信息;比如,收费不规范,不退费;比如,违规开处方药;比如,泄露患者信息,等等。以上这些乱象,无疑会侵犯患者的权益,乃至影响患者诊治。如此一来,网络问诊成了“网络陷阱”,还能有什么美好未来?

大家知道,互联网医疗是利用互联网技术,解决公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,以及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现实问题。所以,互联网医疗代表着新的发展方向,也是今后医疗发展的大势所趋。而网络问诊呢?也是互联网医疗的一部分,我们应当对其有效规范,促使它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,而不能让其在公众的不信任中“夭折”。

事实上,政府也格外重视互联网诊疗。近几年,职能部门相继出台了《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(试行)》《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(试行)》《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(试行)》等规范性文件。最关键的是,去年6月,国家卫健委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制定的《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(试行)》,针对互联网诊疗中处方审核、隐私保护、诊疗质控等社会关注点作出详细规定。由此可见,网络问诊并非无规可依,而是有鲜明的条条框框。

网络医疗咨询,也是医疗的一部分,不能儿戏。所以,无论是收费的网络问诊,还是免费的网络医疗咨询,都必须将患者的健康置于第一位,坚持原则,依规而行。如今,既然互联网问诊平台出现了那么多的问题,存在那么多的乱象,相关部门就有必要依规进行处置,建立可追溯、可查询和处罚机制,推动网络问诊的规范发展。

上一篇 : 陈春元:种稻养蛙反哺家乡
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

x

相关推荐